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锻炼成长。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饱含深情、寄予厚望,为驻村帮扶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6月,宁夏第四轮4587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告别家人,奔赴黄河两岸、六盘山区,在生机勃勃的广阔天地,在瓜果飘香的田间地头,在大山深处、群众炕头,在街头巷尾、牛棚羊舍,在项目工地、文艺广场,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奋力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两年来,他们把他乡当故乡,视百姓为亲人,用脚步丈量宁夏山川,走遍1963个行政村(社区),坚定勾勒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美丽山居图,书写新时代的鱼水深情,淬炼党性修养,增强本领才干。
融入:“外来客”变成了“自家人”
“有一户人家的媳妇‘特别厉害’,你入户时要有心理准备。”当王学明听到上届驻村第一书记临走时的叮嘱,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一时没了底气。
王学明是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派驻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朝阳村的第一书记,公司选拔驻村干部,他第一时间报名参选并顺利通过考察。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到广阔农村大干一场时,“前辈”的一句话让他有点慌神。
为了验证这句话,王学明第一次入户就选择这一家。果然,这个“厉害”媳妇连门都没让进。第二次去,根本不跟他交流,第三次、第四次……他的执着终于见效了,对方打开话匣子向他诉苦。原来,这家家庭收入不好,又苦于无法改变现状……
找到问题根源就好,王学明向村“两委”建议将其纳入公益岗位名单,还鼓励她家发展养殖,实实在在解决收入低的问题。家里的境况逐渐变好,“厉害媳妇”变成了“热情媳妇”,时常去村部串门,主动反映问题。
“开展驻村工作,首先要跟老乡做朋友,做热心服务老乡的贴心人、知心人……拿出实招,真心帮扶,才能得到乡亲们的信任。”2021年8月2日,王学明在驻村工作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从城里到村里,驻村第一书记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王学明一样,融入是他们要学会的“第一课”。
教育、医疗、就业、劳务……群众就是在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回馈以信任和拥护。王学明的努力没有白费,驻村两年中,朝阳村各项工作在红寺堡区64个驻村工作队排在前列,并在红寺堡区驻村工作业务技能大比武中获得第一名。
“我们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始终有三条‘硬杠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要对党忠诚、对群众有感情、工作上有能力。”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三条标准保证了干部派得优、派得准,让他们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推动驻村工作队驻村驻心、人在心在。
淬炼:“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
禹晓源是泾源县教育体育局派驻香水镇卡子村的第一书记,已经驻村6年。
卡子村是一个以苗木种植、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庄,近年来随着苗木市场的衰退,养殖业逐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为了解决群众养殖场地小、养殖成本增加这一难题,2022年借助全县报废苗木腾退这一惠民政策,禹晓源和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腾退报废苗木230多亩,种植饲料玉米183亩,为全村养殖业提供了可靠的饲草料来源。
2022年10月,驻村工作队向上级部门争取投资46万元,建成配套设施齐全的卡子村“出户入园”工程,带动81户养殖户发展壮大养殖业。村民锁全成在禹晓源的动员下,扩大养殖规模,从8头牛发展到21头,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
在村上工作,禹晓源有时候还要“客串”法官的角色,为村民断一断“官司”。
几年前,村里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村民童文强轻伤、喇伟东家一人重伤一人死亡。事故中,童文强承担次要责任,被法院判决支付赔偿金24万元,双方最后达成协议,等童文强家庭经济情况好转后再支付,但童家一直拖延拒付。为了这件事,双方纠缠了好几年,但始终悬而未决。
“我也是受害者,凭什么要赔偿?”“禹书记,你给评评理……”这天一大早,双方又一次找到禹晓源,让他帮忙断“官司”。
“24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娃还想多养几头牛,赔这么多,光阴怎么过?”在喇伟东家,禹晓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劝说。整整一天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由童文强向喇伟东支付8万元的赔偿金。
事情圆满结果,喇伟东的妻子拉着禹晓源的手,哽咽道:“禹书记,你是个‘攒劲人’,谢谢你!”
“农村工作就是这样,琐碎而复杂,有时候也感到委屈。但能听到‘攒劲’这两个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禹晓源说。
从一个专职搞体育教育工作的“偏科生”,到党性强、懂政策、知识广,精通种植、养殖、劳务等多项扶贫产业技能的“全科生”,禹晓源在乡村振兴的“熔炉”里淬炼,党性修养和能力才干都得到了提升。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住进村子,扑下身子,从学说农家话、吃农家饭开始,和村民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坐一条板凳、同耕一方田,很快就和群众交上了朋友,工作局面也随之打开。
“参与驻村帮扶工作,是一次难得的党性锻炼,让我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提高。”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深有感触地说,这句话也道出了广大驻村第一书记的共同心声。
引领:“局外人”变成了“领头人”
对很多派驻干部来说,驻村帮扶是一次崭新的开始,但对自治区残联干部何占科而言,却不是。
2021年6月25日,他完成上一轮对盐池县柳杨堡村的驻村任务,把“战场”转移到了永宁县闽宁镇玉海村,续写新一轮的干群鱼水情。
很快他发现,之前的工作经验在这里收效甚微。明明干了一些实事,但村民并不“买账”,村“两委”班子遇事不商量、办事推拖靠,“软弱涣散”的帽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解决问题的“钥匙”还是被他找到了:主心骨。玉海村是个6000多人的大移民村,村党支部书记长期由镇干部兼任,发展起来缺少凝聚力。
经过仔细梳理,在外工作的党员李小龙进入了何占科的视野。讲政策、谈机遇、聊情怀、话家常,何占科和工作队先后7次同李小龙谈心谈话,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打动了李小龙。为此,李小龙放弃了银川贝壳网副总的职位和年薪40余万元的待遇,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何占科的眼光没有错,李小龙熟悉工作后很快就成长起来。在今年全县村党支部书记“亮晒比促 擂台比武”中,李小龙荣获第一名,并挂任闽宁镇党委副书记。有了好的带头人,村组干部工作合力明显提升,各项工作推进更加有力,玉海村党支部也由二星级晋升为三星级。
“做好农村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选好带头人。带头人选好了,班子配强了,说话就有人听,带领老百姓干事创业就有了主心骨。”何占科说。
效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村“两委”带头干、带着百姓种、联合企业销,组织群众种植大葱、香芹等经济作物2000亩,引进企业示范种植黄秋葵,带动村民务工收入170万元。经过两年的努力,玉海村逐渐形成了特色种植、劳务输出、物流运输等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99.7万元跃升到2022年的146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4001元增加到18023元。
类似何占科的故事,每天都在6.64万平方公里的宁夏大地上演。固原市驻村工作队回应关切,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件;中卫市培育储备致富带头人3000余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力量930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隆惠村驻村工作队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24万元,带动村民就业300余人,年人均增收2.5万元;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和丰村驻村工作队申请资金25万元改厕220多户,帮助农户销售8万余元散养土鸡和蟠桃;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蔡桥村驻村工作队为40名新入学大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助学金,为70名困难家庭的小学生发放爱心书包、护眼灯等学习物资……
两年来,各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9.4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293个,受益群众120.93万人,其中脱贫人口43.44万人、监测人口2.6万人。自2015年以来,宁夏已连续选派4批次共1.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他们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当“尖兵”、冲在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眼下,又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响应号召、牢记嘱托,奔赴各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坚决扛起职责使命,团结带领群众接续奋斗,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