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干部一线倾。近年来,银川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等“三农”工作,坚持在一线实践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着力锻造高水准“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坚实干部保障。
以鲜明的导向激励干部投身乡村振兴
面向一线选人、凭着实绩用人。为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银川市注重在提拔任用、交流重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在乡村振兴一线历练过的干部。
在干部配备上优先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和涉农直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同时,变选派为选拔,变挂职为任职,去年以来,共选拔了5名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担任市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正副职。在县区换届中一次性选派了13名有乡镇工作经历、懂“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入县(市)区领导班子,8名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得到提拔重用。对活跃在农业农村工作一线的干部,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中有7人得到提拔重用,6人职级得到晋升,干部队伍中有5人得到提拔使用,2人职级得到晋升,在全市树立“风向标”,鼓励干部在“三农”主战场担当作为、展示风采。
在基层一线磨砺打造高水准干部队伍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炼。我们按照锻造‘一懂二爱’高水准干部队伍的总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历练干部的主战场。”银川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去年以来,银川市通过援派和挂职等方式充实“三农”工作力量,有计划、分批次选派了65名年纪轻、素质好、服务发展意识超前、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到乡镇、村等条件艰苦、问题复杂的基层一线锻炼,让他们在处理复杂矛盾与问题的实践中磨炼自己、增长才干,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为拓宽“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区市县三级共精心选配427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在驻村助村的同时,增加干部解决问题、实战实践的能力。严格执行新招录公务员乡镇最低服务年限和选调生在乡村脱岗挂职不低于两年的政策要求,完善乡镇领导班子优先从村或社区选拨的机制,现有86名新考录选调生扎根在基层一线,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5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用务实的考核激励模式形成正向效应
“我们在修订完善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方式时,将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纳入县(市)区、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重点”,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银川市将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通过精准分析研判,准确掌握“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岗位适应和履职尽责情况,并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和约谈提醒,对不适应现岗位的干部及时调整,形成了良好的奖优惩劣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结合年度考核结果、重点工作推进效果等全面发现农村优秀干部,对优秀干部在岗位调整、提拔重用、交流重用时优先考虑,去年以来,全市26个乡镇中有108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60名干部职级得到晋升,“三农”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