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记者从贺兰县委组织部获悉,连日来,该县组织开展“千场党课下基层”活动,引导党员从“课桌后”走向“讲台前”,变“念文件”为“领悟学”,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持续推动学习走深走实。
习岗镇依托“两个带头人”教学实训基地,将新平夜校作为增强农民群众“造血功能”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致富带头人和村社干部的作用,积极开展“千场党课下基层”活动,围绕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等开办新时代农民大讲堂,定期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学习和专题交流研讨,推动乡村夜校延伸入户、覆盖到人,新平夜校点亮了农村的“夜生活”,把群众送上了致富路。
在常信乡四十里店村“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表赵建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原汁原味地讲给党员群众,并就如何将贯彻自治区党代会精神和实现乡村振兴相结合与现场的党员群众进行交流。今年在‘稻渔空间’建设28栋智能化温棚,为壮大四十里店村集体经济收入按下加速键,让粉色蓝色的小火车在稻田里唱响乡村振兴的“欢乐赞歌”。
在天鹅湖社区海亮四号地暖心亭下,62岁的党员孟维凤正在用手机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向社区党员宣讲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一部手机、一个话筒、一份讲稿,经过简单的布置,小小的暖心亭摇身一变成了“直播间”,开播不到10分钟,人数就已达到100人。通过直播间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利用手机进行实时观看,并随时发表感想、说出心声,增强了参与感,打破了“一人唱独角戏”的单调局面,也打破了传统学习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使党员实现了同步学习,让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贺兰县老年大学如意湖、太阳城社区分校,周志文、乔杰两位离退休干部结合自身经历,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大家回顾宁夏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展望今后五年宁夏发展的宏伟蓝图。贺兰县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开展“五老”宣讲下基层,县老年大学文艺志愿服务队通过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文艺宣讲12场次,让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迅速传达到全体老干部和社区居民群众中去,为贺兰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群众在哪儿,“庭院课堂”就搬到哪儿,一个院子,一片空地,小板凳一放,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就开讲。利民社区御景世家小区第一党支部书记王汉民把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与居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用身边的小变化展示大发展,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使大家真正了解党代会精神和内涵。
贺兰县通过“板凳课堂”“庭院课堂”“客厅讲堂”“桥头课堂”“田间课堂”等移动课堂,让移动课堂深入庭院、深入楼栋、深入田间,各类喜闻乐见的党课方式走心又走实,让党员群众坐得住、听得懂、传得开,让党代会精神耳熟能详、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