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全面落实全国、全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在选人、识人、育人、管人上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着力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坚持政治方向选准人,树起选人用人“风向标”。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严把20字好干部标准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地区干部“三个特别”要求,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看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工作中,坚持以忠诚为尺,选对党绝对忠诚、有正确民族观宗教观的干部;以实干为本,选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以担当为荣,选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挑起重担的干部;以品行为上,选严于律己、人品端正的干部,全年共提拔8名政治过硬、群众公认、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干部,在全市干部队伍中树立了重基层、重实干、重业绩的鲜明用人导向。
把握政治标准识清人,推动选人用人“精准化”。抓住选人用人的关键环节,坚持带上“显微镜”“望远镜”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观察干部,严格落实干部“三评一推优”日常考核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大调研”、组织部长与市管干部谈心谈话,运用“望、闻、问、切”四法,全方位了解干部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表现,把紧把严政治标准硬杠杠。在个别谈话考察、集体面谈环节新增对拟提拔重用干部政治关、政绩观等方面的考察,扎实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工作,建好领导干部“负面清单”,结合干部工作经历、专业素养、急难险重任务表现等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对政治表现不合格的坚决不提拔、不使用。
提升政治素质培优人,推动干部队伍“强起来”。把政治过硬作为“高素质”的第一要求,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在井冈山、浙江大学等地开展党校锻炼延伸培训,在红寺堡开展“三同”实践锻炼,推动参训的处科级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履职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把筑魂补钙作为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为重点,采取集中授课、分组研讨、大会交流等形式,组织3期专题轮训,市管干部实现了“全覆盖”培训。注重在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岗位检验干部政治素质,2018年共选派16名干部到乡镇、扶贫、信访等部门挂职。
体现政治要求管好人,营造选人用人“好生态”。坚持把政治要求落实到干部管理的各个方面,扎实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规范提醒函询诫勉、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2017年度“带病提拔”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倒查专项检查,个别部门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存在的执行程序不规范、考察不严谨、基础工作不扎实等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对10名当年被给予诫勉的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由优秀改评为称职,对8名有信访举报、市委巡查发现问题的干部进行了提醒约谈或诫勉谈话,对因私出国(境)证件按干部管理权限统一收存管理,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