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坚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核心,以创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与和谐社区为目标,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全区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通过强化组织、完善机制、创新模式,努力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为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促进城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重要保证。
创新领导体制,实现共驻共建。按照组织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活动联抓、服务联动“五联”运行模式,在保持原有社区党组织机构不变、共建单位隶属关系不变、党员组织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整合社区党员力量、社会组织力量、驻区单位力量及其他各类党建力量,共同组建区域性社区“联合党委”,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初步形成了区域共建、共同推进、整体提升的良好局面。全区49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大工委”, 465个社区成立了“联合党委”,占城市社区总数的94%,有效整合了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推动了齐抓共管、共驻共建。
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工作联通。积极完善街道社区与辖区内各类组织、单位双向互动、联动协作的工作运行机制,明确社区和辖区内各类单位的权力、义务、合作内容和目标任务等,建立健全议事协调、共驻共建、双向沟通、考核评议等制度,定期召开议事协调会议,联合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共同解决辖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逐步实现区域内各项工作的协作化、社会化、一体化。辖区单位主动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社区建立在职党员台帐,根据居民需求和党员特长设定服务项目和服务岗位,通过开展认领“微心愿”、组建志愿服务队等形式,搭建为民服务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全区22个县(区)的部门单位和辖区党组织参与社区共建,4万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居民办实事万余件,推动了社区工作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
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服务精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网格信息报送对接工作的通知》,深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推行“四化一满意”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结合各社区实际情况,以楼院、小区为单位,把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在网格内设置党组织,不断完善“社区联合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采取“定格、定人、定责”的“三定办法”对居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推动联系服务居民群众常态化。目前,全区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和服务管理制度建立率基本达到100%。